返回首页

27、瓦豪文化景观

6 2023-05-30 15:03 xiao

  

瓦豪河谷是奥地利梅尔克到克雷姆斯的一段多瑙河河谷,全长30公里。该地区拥有完整的自史前时期演化至今的各时期的历史痕迹,拥有众多的历史古城和修道院。其中古镇杜恩施泰恩是当年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囚禁英格兰国王狮心理查的地方。该地区还是奥地利重要的葡萄酒产区,拥有大量的葡萄种植园。200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瓦豪(Wachau)是多瑙河河谷的一个分支,地处梅尔克(Melk)和克雷姆斯(Krems)之间,风景秀丽,是极具吸引力的观光胜地。这里完整地保存了该地区自史前时期演化至今仍然清晰可见的痕迹,包括建筑(修道院、城堡和遗址)、城市规划(城镇和乡村)以及主要用于葡萄种植的农业设施。

27、瓦豪文化景观

瓦豪地区拥有众多的历史古城、著名的修道院

极具吸引力的观光胜地

“瓦豪”这一名称最早用于公元830年左右,用于描述多瑙河右岸从阿格斯巴赫到施皮茨地区的村落。瓦豪依山傍水,景致旖旎秀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沿风光之一。如画的村落、予人深刻印象的修道院,以及充满浪漫色彩的城堡废墟和种满优质葡萄的郁郁葱葱的小山,都完好地保存了其原有的历史旧貌。这里的建筑、居住区和土地的耕种,虽然随着岁月逐渐发展演变,但依旧保存了基本的中世纪风貌,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因此成为了现代人们所喜爱的旅游胜地。不仅是现代人类喜爱这个地方,据考古证明,人类的祖先早在公元前20,000年前,就被这里温和宜人的气候吸引,从此在这里定居耕作,生息繁衍。当罗马帝国横扫多瑙河流域时,曾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

瓦豪河谷是多瑙河河谷的一个分支,经过数百万年的过程,多瑙河蜿蜒的水道穿过了由混合花岗岩、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矿物质丰富的片麻岩,使人们在陡峭梯田上的原生风化花岗岩土壤种植出出色的“雷司令”葡萄。随着冰河时期的结束,强风带来的风沙在山坡的东面沉淀形成黄土层,在这片黄土层上人们培育了著名的白葡萄品种绿维特利纳。这些完全不同的地质地形,再加上最好的梯田建设以及在中世纪由巴伐利亚修道院在这些陡坡种植的葡萄树共同塑造了瓦豪壮观和独特的景观。  

27、瓦豪文化景观

霍亨萨尔茨堡是施尔茨堡的标志

拥有众多的历史古城

瓦豪地区拥有众多的历史古城、著名的修道院,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其中古镇杜恩施泰恩是当年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囚禁英格兰国王狮心理查的地方。

杜恩施泰恩小镇:位于瓦豪的东北端,克雷姆斯河流入多瑙河的入口处,是下奥地利最古老的城市。它坐落在一片片葡萄园连绵起伏的迷人风景之中。城西的石门,建于1480年,是中世纪四大石门之一,是克雷姆斯城的象征。在市政厅的西面有一座别致的葡萄酒博物馆,是由原来的修道院改建的。

霍亨萨尔茨堡:是施尔茨堡的标志,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堡。历经900多年风雨,依然巍峨挺拔耸立在100多米高的市区丘陵上。城堡修建于1077年,1861年竣工。城堡内有街道,四周是高大的厚城墙。这里曾经是历代施尔茨堡主教的居住地。整座城堡面积十分广阔,有庭院和多座建筑物,如大主教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厅堂、音乐厅、主教居室、兵器库、监狱等,再现了中世纪宗教生活概貌。

27、瓦豪文化景观

梅尔克位于瓦豪河谷的上游

梅尔克:位于瓦豪河谷的上游,是个具有典雅文艺复兴气息的小镇,也是大多数游客选择游览多瑙河的起点。镇上车辆不多,除了游客外,行人也不多见,不算大的赫普特大街是小镇上最“热闹”的街道,说是热闹倒也没几人,不过衣饰、纪念品及露天咖啡座等购物街该有的是一样也不少。

熊皮尔城堡:城堡建筑在滨河的岩石上,是于1820年所建的,有着圆尖锥与西洋棋中皇后顶饰的造型,若加上灯光照映的话,它应该会是像迪斯尼乐园那种童话故事中的城堡。

沃尔道夫小村:以出土旧石器时代文物而闻名世界的村庄,最著名的是已有2万5千年历史的《沃尔道夫的维纳斯》石灰岩雕像,这尊雕像只有11公分高,坐在游船上当然是看不到这尊维纳斯,想要看她,现在得到维也纳的自然史博物馆才行。

阿格斯泰恩城堡:为13世纪所建,位于300公尺山丘上的城堡,据说当时的盗贼曾在此处岸边用链条阻隔多瑙河,用以拦截过往的船只。

27、瓦豪文化景观

杜恩施泰恩小镇.

施皮茨小镇:瓦豪河谷的中心区域,是最早被称作“瓦豪”的地区,有着大片的葡萄梯田,最著名的“Tausendimer伯格”山丘被人们称为“千桶山”的城堡山。意味着每年给酒农带来了上千桶上等葡萄酒(相当于5万7000公升)。

瓦豪集中营:德国的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修建了一座阴森恐怖的纳粹集中营,称瓦豪集中营。

奥地利重要的葡萄酒产区

瓦豪地区是奥地利重要的葡萄酒产区,拥有大量的葡萄种植园。瓦豪河谷葡萄种植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凯尔特人居住的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中世纪的时候瓦豪地区葡萄种植的传统已经被废弃,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葡萄酒酿造业的再兴才使之得以恢复。那时,瓦豪地区有31个修道院有自己的葡萄园,其中许多修道院还有自己的酿酒作坊。约瑟夫二世1784年颁布了一条重要的法令,允许葡萄种植者自己酿造葡萄酒,对后世影响重大,使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瓦豪河谷的斜坡梯田上种植的葡萄酿造了优质瓦豪干白葡萄酒,真正的奥地利特色。在80年代中期,瓦豪一群富创意的酿酒商自创了一套名为“VINEA瓦豪”的法典,将不甜的白酒根据天然酒精含量分为三大类——芳香、酒体轻盈、酒精含量达11.5%的称为“Steinfeder”(以高高的、羽毛般的针茅命名)。最常见的类别是酒精含量介于11.5%至12.5%的“Federspiel”;晚收、浓烈的不甜葡萄酒则称为“Smaragd”。

27、瓦豪文化景观

瓦豪葡萄种植园

这里有来自西部大西洋和东部潘诺尼亚的两大气候互相交错。所以,气候在这个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葡萄园都属于自己的小气候,这些小气候取决于葡萄园的倾斜度、日照、土壤地形以及其他因素,如在白天吸收太阳热量的干石墙和岩壁。夏季的炎热和干燥,以及冬季的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影响因多瑙河而得到中和。来自更为偏北森林区的凉爽微风在收成前的几个重要月份扩大了昼夜的温差。正因为这种微妙的因素,导致无论是较为凉爽的斯皮茨葡萄园还是较为温暖的莱本堡葡萄园,产出的葡萄都具有细致、精准的芳香。

顶一下
(4)
66.7%
踩一下
(2)
33.3%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26、马托博山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