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67、黑拉里亚史诗

0 2023-05-30 13:35 凉白开

基本概述

埃及的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以1798年拿破仑一世入侵为界,大体可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埃及,公元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1世纪至前7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4—7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国。1249年开始由马木鲁克军团指挥官统治。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仑占领。1882年,被英国军队占领。1914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逼承认埃及独立。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土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100多万。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土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海岸线长约2700 千米,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开罗。埃及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本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号称古埃及文明。

67、黑拉里亚史诗

埃及的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贝都因人(Bedouins),阿拉伯语Badawi,也称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在伊斯兰教兴起前,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岛部落氏族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期间,贝都因人纷纷皈依伊斯兰教。他们剽悍、骁勇、顽强,成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及其以后哈里发政权向外扩张的基本力量,并随之而散布于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贝都因人笃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穆斯林。贝都因人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不承认任何政治制度,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的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他们遵循前人的习惯,受部落惯例的节制,只要公意认可的事情就是合法的。他们所处的社会被称为“没有政府的社会”,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是其社会基础。凭着血缘关系,他们把家庭结合成氏族;把氏族结合成部落。为了加强势力的需要,又把部落联合起来成为部落联盟。

67、黑拉里亚史诗

贝都因人(Bedouins),阿拉伯语Badawi,也称贝督因人

黑拉里亚史诗

黑拉里亚史诗是留存于贝都因人中的一部长篇口头流传的诗歌,它讲述的是贝都因人巴尼•黑拉勒(Bani Hilal)部落,在公元10世纪从阿拉伯半岛移民至北非的传奇故事。这个传奇式的部落曾统治了北非中部的大片领土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后来被摩洛哥人消灭了。从中世纪到19世纪,阿拉伯的民间文化中出现了12部口头传唱的史诗,其中只有黑拉里亚史诗以其完整的音乐形式流传了下来。而且,这种曾经在中东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到今天只存在于埃及这一个国家了。

14世纪以来,通常史诗由专业诗人吟唱并配有两人操拉巴布(一种二弦琴)进行伴奏。也有“拉巴布”配打击乐和长笛的由数人组成的小乐队进行吟唱演出的形式。这种表演一般出现在婚礼、割礼仪式和私人聚会等场合,表演可持续50—100个小时。吟唱史诗是一种重要的独特的文学和音乐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汇集了阿拉伯民族历史、习俗以及宗教信仰。许多与史诗相关的谚语和谜语现在仍在整个中东流传着,而且很多地区的地名以英雄名字命名。过去,传承人是在家族内部培养出来的,吟唱史诗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直至今日,勤奋的学徒五岁便开始了学习,而且要坚持十年。学徒们要进行提高记忆能力的特殊培训,进行声乐和器乐的学习演练。同时他们还必须学会即兴评说,使故事情节更加贴近当代观众。

67、黑拉里亚史诗

黑拉里亚史诗是留存于贝都因人中的一部长篇口头流传的诗歌

现存状况

作为早期文学与音乐的表达形式,该史诗可以被认为是阿拉伯丰富的民间文化的宝库的一部分,其中涵盖了其历史、风俗、信仰、象征和传统。进入当代社会以来,大众娱乐形式如电视广播对史诗表演形成巨大的冲击,年轻人也越来越不能承受长期苛刻的表演训练,古老的艺术濒临消逝。而且,埃及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年轻诗人放弃了完整的艺术宝库,反而只是挑拣其中一些简单的段落在餐馆和酒店里作民俗表演,以迎合非阿拉伯籍旅游者的简单欣赏。现在,能够表演全部史诗的诗人都已年逾70了。2003年埃及的黑拉里亚史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