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1252 2023-05-20 11:11 hhpp

一、北京东城区十大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东城区十大民俗文化:

  1. 智化寺京音乐 
  2. 同仁堂 
  3. 北京蒙镶技艺
  4. 元隆顾绣
  5. 北京雕漆技艺
  6. 六必居酱园
  7. 家具制作技艺(北京木雕小器作)
  8. 数来宝
  9. 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10. 泥塑(北京泥人张) 

1、智化寺京音乐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九年(1444),初为明英宗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京音乐至今已传承五百六十多年,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曲目蕴藏巨大。它在传承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不随意增删变易,注重保护继承。智化寺京音乐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变迁提供了典型的生动实例。从现有资料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京音乐与唐宋古乐有关。它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许多方面保存了宋、明旧制。传统曲目有《喜秋风》、《拿天鹅》、《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

2、同仁堂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这就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生产出了众多疗效显著的中成药。同仁堂不仅有“十大王牌”,而且形成了以“十大名药”为代表的产品系列,从而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和青睐。

3、北京蒙镶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蒙镶技艺,北京市东城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蒙镶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起源于中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京蒙镶工艺是蒙藏民族金属工艺与汉族金属工艺的结合与继承,兼具藏传佛教古朴、大方和皇家用品的精美与华丽,这曾经是清代皇家传承工艺,也是寺庙佛像和宗教法器的常用技艺。

4、元隆顾绣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1920年,王幼宸从老家山西阳泉南庄村来北京,先后在位于前门外西湖营绣花街的友义顾绣皮货店、鸿兴德顾绣皮货店学徒。(“顾绣”是指绣品沿用明代嘉靖年间顾名世绣法。因其所绣花鸟人物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故被称之为“顾绣”。据《顾绣考》对顾绣技法的介绍“其擎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亦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夺天工,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顾氏后代,继承此法,并收徒弟,专门刺绣各种花鸟走兽的画幅、册页、手卷等,被称为“顾绣”。因顾氏一家住在上海的“露香园”,又称“露香园绣”。

5、北京雕漆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雕漆制品造型古朴、纹饰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雕漆工艺发源于唐代,由于北京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最终落户北京。北京雕漆工艺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华夏南北雕漆技艺之大成,是中国髹漆工艺的优秀代表之一。

6、六必居酱园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六必居酱园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至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是京城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老字号之一。六必居酱园坐落在前门粮食店街三号,其门面房子是中国古式的木结构建筑,为1994年重新翻建,仍保持着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六必居店堂里悬挂的“六必居”金字大匾,出自明朝宰相严嵩之手。此匾虽数遭劫难,仍保存完好,现已成为稀世珍品。六必居的涵义是:黍稻必齐,曲薛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在生产操作工艺上可以解释为:用料必须上等,下料必须如实,制作过程必须清洁,火候必须掌握适当,设备必须优良,泉水必须纯香。北京的酱腌菜行业,历史上按其生产酱菜的方法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即老酱园、京酱园、南酱南。“老酱园”源于保定酱菜做法,味道较咸,酱香馥郁,以六必居酱园为代表。

7、家具制作技艺(北京木雕小器作)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小器作,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小件木制品的作坊,后来也代指这一行业及作品。它是从建筑木雕、家具制造中分离出来的木作行业,所用工具更小,雕时多用巧劲;器物造型也追求奇巧、精美,因此又称“巧器作”。

8、数来宝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数来宝,一种中国传统曲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来源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9、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历史上大栅栏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还有比较集中的娱乐场所和众多的民间花会活动。五斗斋高跷秧歌所指的“五斗斋”,原为大栅栏地区的一条街巷的名称,今在佘家胡同内。因该花会的创始人居住在五斗斋,故取名五斗斋高跷秧歌,沿用至今。五斗斋高跷秧歌会原称“万寿无疆、随意乐善、太平歌唱秧歌老会”,起会于清乾隆年间。五斗斋的高跷秧歌在为慈禧六十岁祝寿表演时,慈禧对秧歌中“小头行”的表演十分赞赏,特赐“太子冠”取代原本的“孩儿发”。五斗斋高跷秧歌从此名声大振。

10、泥塑(北京泥人张)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说起“泥人张”,首先想到的是天津“泥人张”,其实在北京也有一支“泥人张”,他们与天津“泥人张”同宗同源。“泥人张”彩塑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以来,经过新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实践下,使“泥人张”彩塑艺术成为雅俗合一的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

二、北京西城区十大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西城区十大民俗文化:

  1. 厂甸庙会 
  2. 八卦掌
  3. 天桥中幡 
  4. 抖空竹 
  5. 烤肉季饭庄
  6. 京胡制作技艺
  7. 烤肉宛
  8. 北京童谣 
  9. 戴月轩
  10. 北京景泰蓝技艺

1、厂甸庙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市宣武区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民国七年(1918),经市政当局整顿后,正式确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1945年前后,厂甸庙会几近“残灯破庙”。1949年解放以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和平门到虎坊桥路口举办庙会。1960年,因自然灾害曾一度中断。1963年,市政府重开了厂甸庙会,全城轰动。后因修路及“文革”原因,厂甸庙会停办。厂甸庙会历时四百多年,历经由祭祀而庙市,转而书市渐成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民俗活动的演变过程,被誉为“雅俗相济、商娱相融”。历史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又以“厂东门”即琉璃厂东街为主。

2、八卦掌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八卦掌的运动特征是以掌代拳,步走圆形。主要内容包括有老八掌、六十四掌,以及趟泥步、定势转掌等练功方法。还有子午鸳鸯钺、鸡爪阴阳锐、七星竿独门兵械和以械长量重为特点的转刀、转剑。

3、天桥中幡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

4、抖空竹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空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见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两种。圆盘四周有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北京抖空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稳定,技术技巧成熟完备,是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发展传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5、烤肉季饭庄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烤肉季饭庄原名“潞泉居”,因店主姓季,俗称“烤肉季”,位于西城区什刹海前海东沿。1848年季德彩在什刹海设专营烤羊肉的食摊。吃烤肉是由蒙族人传过来的一般是在一张大圆桌上放一口板沿大铁锅,锅沿置一铁圈,再放上铁条炙子,铁圈留一火口,以便投以木柴。用柴木火慢慢地烧烤。木柴最好用松塔、松柴或柏木。因为松和肉味融合在一起,随风飘散,香闻四邻,挺有意思。用其他杂木当燃料虽然也可以,但少了松烟那股香味,感觉就差点劲了。北京人有好吃烤肉的习惯,尤其是冬季,滋滋作响的烤肉更能勾起人们的食欲。因其烤羊肉鲜嫩味美,生意兴隆,季家第三代传人季阁臣于1927年用砖头搭起一口广东造大铁锅,一敲顺风数里均可听见响声。搭一个棚,棚内摆七八张桌子,使烤肉季由摊商变成坐商,正式营业字号“烤肉季”。

6、京胡制作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时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7、烤肉宛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早年间的北京,南宛北季,人人皆知。季氏的烤羊肉、宛氏的烤牛肉,各有各的立身之道。烤肉宛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创建于1686年。最初为一名姓宛的回民在宣武门一带推车卖牛羊肉。其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直到其第三代才购置了铺面,从此座店经营,专营烤牛肉和牛、羊肉包子。张大千、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均为这里的常客。烤肉宛第一块匾额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儒所书。1946年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亲题“清真烤肉宛”一匾。现在,饭庄里还悬挂着郭沫若亲笔所题诗句。烤肉苑大厅左侧的烤肉间里,一副紫铜打制的烤炉颇为瞩目。这是老板特请天桥的老艺人打制的。炉上的烤炙子系康熙年间的老古董,相传有三百年的历史,可谓烤肉苑的镇堂之宝。

8、北京童谣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童谣是发源并流传于北京市范围内的汉族童谣。北京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汉族文化积淀,曾出现了大量的童谣,在民间儿童中传唱。北京童谣有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十种表现形式,通过书面文献传承和口头传承,儿童口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积淀了优秀汉族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入选了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9、戴月轩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浙江湖州的毛笔、安徽的墨砚闻名中外,而在北京专营湖笔、徽墨的要数老字号“戴月轩”了。戴月轩笔店坐落于北京久负盛名的宣武区琉璃厂文化街东侧,始建于1916年。其创始人姓戴,名斌,字月轩,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自幼学会了湖笔制作技术,且技艺超群,年轻时来到北京贺连青笔庄制作毛笔,后自立门户,建立了以“戴月轩”命名的笔庄经营湖笔。“戴月轩”是至今琉璃厂文化街唯一一家以人名为店名的老字号。最初的戴月轩是一个门脸的小店,前店后厂,笔店制作的毛笔均由浙江湖州进料,由戴月轩亲手制作。他力求每支毛笔豆要做到尖、齐、圆、健,对不合格的毛笔,宁可烧掉也决不出售。凡出售的毛笔都刻有“戴月轩”的字样。戴月轩的毛笔做工精细,具有“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特点深受文人墨客的欢迎。

10、北京景泰蓝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

三、北京朝阳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朝阳区民俗文化:

  1. 泥塑(北京兔儿爷) 
  2. 北京补绣 
  3. 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 
  4. 庙会(东岳庙庙会) 
  5. 八极拳 
  6. 北京红星

1、泥塑(北京兔儿爷)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泥塑(北京兔儿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北京的传统中秋节,可不止只品月饼、赏月亮,还要祭拜兔儿爷。祭拜兔儿爷是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写照,他们在兔儿爷身上寄托着殷切希望。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寓意事业兴盛;坐葫芦兔儿爷,“葫芦”与“福禄”同音,寓意福禄双全。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将兔儿爷请出来,奉上瓜果月饼祭拜,祭拜完后的兔儿爷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的玩具,新的兔儿爷再被请进家。这一习俗自晚明至今,传承了400多年。

2、北京补绣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补绣,俗称丝绫补绣,是历史上为宫廷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世代传承并存续至今的传统手工技艺。北京补绣工艺主要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制而成。补绣工艺源于辽金,奠基于元,盛于明清,是我国古老的刺绣技艺与唐代“堆绫”“贴绢”技艺的结合与发展,它是用天然的植物纤维(棉、麻、丝)为材料,用浮雕、编织、刺绣、缝缀、堆贴、抽丝等多种技艺结合的装饰艺术。北京补绣工艺,从辽金以后,逐步由民间走向宫廷。从历史上看,历代都由宫廷设置专门机构组织绣品生产。如辽时皇宫和官方设有“燕京院使”,金时设有“文绣署”,元代设有“纹绣总院”和“绣局”,明代设有“御用监”。清代在内务府设的染织局中设有染作、衣作。

3、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二锅头酒是以酿酒工艺而命名的。古时蒸酒所用器具为锡锅,也称天锅。天锅由甑锅和釜锅两部分组成。在甑锅内撒放发酵好的酒醅,然后在釜锅内注入凉水,甑锅中的酒醅被加热后,蒸发出酒气,遇釜底凉水而凝聚成酒,用管引出。釜锅内的凉水温度升高后,需再换一锅凉水,以降低温度,继续使酒气冷凝成酒。由于每锅次所冷凝出的酒从香气、口味上都有明显区别,而第二锅冷凝出的头半部分酒既口感平和又香气醇厚,故命名为“二锅头”,流传至今。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萌芽于元、明,成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自清康熙赵氏以降传承九代,是北京酿酒史的重要代表。1949年后,北京二锅头酒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8年,北京二锅头酒酿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庙会(东岳庙庙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东岳庙庙会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它在元代即已出现雏形,至明代正式形成,入清后达于鼎盛。庙会以北京东岳庙为依托而展开,逐渐形成包含信仰、商贸、娱乐等多方面内容的群体性系列活动。历史上东岳庙庙会的会期主要在春节、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大帝诞辰日和每月的朔望日。庙会期间,人们到庙中祭祀东岳大帝和民间吉祥神,以祈福迎祥。各地民间香会在此行善助善,各行业也利用这一机会举办活动。除此以外,还有规模极大的庙市,出售节令用品、地方土特产、风味小吃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如今东岳庙庙会主要在春节期间举办,在继承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增加了展览、讲座等活动内容,使东岳庙庙会成为新时期文化庙会的典型代表之一。北京东岳庙庙会以东岳大帝信仰为核心,以祈福文化为重要内容,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

5、八极拳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八极拳,中国拳术名称。“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八极拳为中华武术拳种之一,取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远”之意。八极拳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开拳”等。但近代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北方称武术为把式、八式。八极的意义在于勉励门内弟子要将八(把)式练到极高的境界。另外八极的训练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个部位的应用。所以八极之名是要求本门弟子将这八个部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6、北京红星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29日,其主发起人为北京红星酿酒集团公司。北京红星酿酒集团公司作为北京市重点改制企业,2000年8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联合北京京泰投资管理中心及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富莱茵益轻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鸿运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共同组建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

四、北京丰台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丰台区民俗文化:

  1. 卢沟桥传说 
  2. 米粮屯高跷
  3. 怪村太平鼓
  4. 御生堂
  5. 西铁营“花钹大鼓”

1、卢沟桥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卢沟桥传说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修建卢沟桥、卢沟桥上的狮子、卢沟桥墩斩龙剑、卢沟晓月、卢沟桥与宛平城、卢沟桥事变等方面。关于卢沟桥传说最早的记载现已很难查找,但在民国时期的报刊上曾登载过有关卢沟桥传说的文章。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更使卢沟桥名扬天下。关于卢沟桥的传说故事,均散见于地方志等各种资料之中。已经初步整理的传说故事分别记录在《卢沟晓月》及《卢沟桥的传说》的专辑中。卢沟桥传说历史源远流长,其传播地域非常广泛,不但流传宛平全境,辐射全国,甚至远播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区。与卢沟桥本身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一样,卢沟桥传说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人文价值和史学价值。2014年07月16日,国务院公布卢沟桥传说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米粮屯高跷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米粮屯“同乐高脚会”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曾受过皇封,距今已有250余年历史。最早是由家住米粮屯、在北京打工的马四爷带领本村几个人创办的。米粮屯高跷跷上角色13人,旗手伴奏25人及演出保卫勤杂人员数人,共计45人。全程表演分大场引入、头跷指挥,分跑大场、个人现计亮绝活(上大跳、旱地拔葱)等高难动作;后面接着清场逗俏,小戏表演,最后以麒麟送子收场。米粮屯高跷作为丰台区享有盛名的花会,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其独腿高为1.6米,动作险,技巧多,难度大。有“夜叉探海”、“苏秦背剑”、“蹲裆”、“弹跳”、“怀中抱月”、“鹞子翻身”、“蝎子摆尾”、“挟麦个”、“端盘子”等绝活。米粮屯高跷会在北京各地区的高跷会中独树一帜,受到同行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尊崇,具有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基础。

3、怪村太平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太平鼓最早不叫太平鼓,它源自一种教派的祭祀仪式,出现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在清朝流传到民间且非常盛行,人们为了乞求风调雨顺,歌颂太平盛世,打起鼓,载歌载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人们就把这种鼓叫做太平鼓了。京西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了太平鼓,相传是由皇宫里的宫女传出来的。由于这种舞蹈式的表演是为皇上和大臣们进行表演的节目,所以一经传出,便立刻盛行于京郊地区。在京西一带,自清末以来,太平鼓普遍流行在王佐地区,成为京师地界广泛的民间文娱活动,至今流行于王佐镇怪村的太平鼓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西太平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西王佐镇一带,从西北部山区的羊圈头村到最东南的王庄、南岗洼,村村都有活动。王佐乡怪村的太平鼓表演最为出色,家家有鼓,人人能打,在很早以前就应邀到良乡、通县、河北等地区进行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4、御生堂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御生堂,始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一六零八年),最初为山西榆次的一家白氏药铺。雍正八年,七代传人白凌云,以医术精湛被当时的总督荐至宫中,并担任御医达二十五年之久。白御医,脉诊病情,望测病势,食医彰道,颇得皇帝、帝后赏识。乾隆二十年,白凌云告老还乡的时候,乾隆帝为感激其医术医德,御赐“御生堂”牌匾。白家老号遂正式更名为“御生堂”,鼎盛期分号达百余家,以自制丸散膏丹享誉京、津、晋、冀。百年老号御生堂现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集团企业。

5、西铁营“花钹大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丰台区西铁营村的“花钹大鼓”,原称“大鼓老会”,因靠近都城,清朝晚年曾受过“皇封”,因此被称为“神胆”,并把大鼓帮上的荷花图案改为“龙”的图案,服装和新“文账(供演员休息和换服装用的凉棚)”都改用了黄色,以显示此会的尊贵,艺人们也引以为傲,自此该会的身价倍增。在表演风格上受其影响,首先在规模上就显得格外威严壮观:在“走会”表演中,第一组排列,是由四名男子各挑副“笼晃(圆形盒、有五层,内装食品、供品和服装)”,笼晃上沿儿插有四面黄地儿蓝边儿的三角旗,旗头用绳子对角连接,绳上系有小铃铛,铃铛随扁担的颤动发出悦耳的响声,以此来显示皇威;第二组由八名男子左手持金龙形“沉子(一种将铜锣挂在木拐上的传统民间乐器)”,右手握木槌,迈着四方步,边走边敲击铜锣,声音清脆明快,以示明锣开道。第三组是十六名舞钹儿童,边行进边击钹表演,他们身后是六名男青年手挑“新文账”为孩子们遮阴,以显示舞钹儿童如皇太子一般金贵。第四组是十名青壮年,各挎一面大鼓,边行进边击鼓,鼓声如雷,壮胆扬威;这四组构成的浩浩荡荡走街队伍,充分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庄重及盛气豪派。

五、北京石景山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石景山区民俗文化:

  1. 永定河传说 
  2. 磨石口传说
  3. 永定河沿岸农历六月六日旧俗

1、永定河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途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资料显示:北京城所在位置就是在永定河洪水冲积扇的上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年北京建城所需的木材等都是经永定河运至北京的。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不仅催生了古老的北京城,也孕育了纵贯历史发展、底蕴积淀深厚的永定河文化。而永定河传说就是其中别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并由石景山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定河传说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流传广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河挡挡河的传说、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永定河镇水牛的传说、卢师收青龙的传说、大小青龙降雨的传说等。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传说与史实相联系,传说中留有历史的影子。如《河挡挡河的传说》,借历史上“刘靖治河”的史实,将“刘靖”变成了“刘瑾”,并从“三国时期”移植到了“明代”;《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与“湿经山”、“石经山”(石景山的谐音)和石景山的“晾经台”等真实地名有关,变成了唐僧取经途中打湿并晾晒经书的传说;《王老汉栽种河堤柳》的传说中,可以看到历代百姓治理永定河、栽种河堤柳的影子;而《冯将军严惩老兵痞》更是以冯玉祥治理永定河的史实为依据……这些传说记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治理永定河的历史,表现了人们为制服水患与大自然不懈抗争的精神,不仅具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而且凝聚了永定河两岸人民群众的智慧。

永定河传说的部分内容被收入《北京风物传说》、《茶余饭后话北京》、《石景山传说》、《石景山掌故传说》等书籍中,并在社会广泛传播。

2、磨石口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模式口古时被称作“磨石口”,1923年宛平县长汤小秋给改成了“模式口”,可是在人的嘴里还念“磨石口”。磨石口专出产做磨刀用的石头。当地人对于能够解决他们生活问题的磨刀石,是看得很重要的,故事就打这里传下来的。

一个家住模式口的老人家说,磨石口当初是个苦地方,打北京这片地方还是苦海幽州的时候,磨石口就没有人住过,可荒凉啦。后来,磨石口山上盖了法海寺、承恩寺、慈祥庵三座庙,庙里有了和尚,磨石口才算有了人,可是还没有住户人家。自打有了三座庙,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有了姓段的、姓章的、姓殷的、姓乔的四家住户,磨石口才算有了人家。这四家子人,成天的土里刨粮食,山上拾柴火,日子过得好苦。不知想个什么方法,能让日子好过了才好,大伙儿都为这个发了愁。

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这一年,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会说话的鸟儿,这鸟儿飞着也叫,落在树上也叫,叫的声音是:“刨土,刨土,往下刨土。”这哪儿像鸟叫,简直跟人说话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听得清清楚楚。人们不知道鸟儿为什么叫他们刨土,就在大伙儿猜不透这鸟叫声音的时候,磨石口又出了一件新鲜事儿:磨石口总也没有人烟,好容易才有了三座庙,好容易又搬来四户人家,哪儿有念书的人?哪儿有村学堂?可是,磨石口却来了一个背着包儿串村学堂的人。串村学堂的向来是卖纸、笔、墨、砚,这个串村学堂的,单单就专卖一样墨。这个卖墨的到了磨石口以后,成天地在这四家村里走来走去。尽管没有人买他的墨,他也是打东到西,打南到北,吆喝着卖他的墨。他只吆喝:“谁买我的墨,磨磨就能使。”真奇怪,只要他一吆喝“谁买我的墨,磨磨就能使”,那一只会说话的鸟儿接着就叫“刨土,刨土,往下刨土”。卖墨的不吆喝,会说话的鸟儿,就不叫唤;卖墨的紧吆喝,会说话的鸟儿就紧叫唤;卖墨的慢吆喝,会说话的鸟儿就慢叫唤,很是奇怪。起初,村里的四家子人,听了还觉有个趣儿。小孩子们为了爱听鸟叫唤,就围着卖墨的人,叫他吆喝。不是他一吆喝,会说话的鸟儿就叫唤吗?后来,人们天天听他吆喝,天天听鸟儿叫唤,就厌烦啦,只要卖墨的一来,大伙儿就轰他:“去吧,去吧,我们这里没有写字的,用不着墨!”卖墨的不急也不恼,总是笑一笑说:“磨磨可好使啊!买我的墨吧,磨磨可好使啊!”日子久了,段、章、殷、乔四家里有了一个聪明人,开始琢磨这件事。

有一天,四家中的一家菜刀钝了,在青石上磨磨不快,不出浆水;在虎皮石上也磨不快,不出浆水,这怎么办呢?忽然,一个小孩子举着一块石头跑进来,大声嚷着说:“妈妈,甭发愁啦,卖墨的给我一块石头,说磨磨刀可好使着呢!”小孩子妈接过石头,磨了磨刀又磨了磨剪子,放了点儿水,就磨出了刀浆水,磨了不大会儿,刀也快了,剪子也飞了。妈妈乐着问孩子:“卖墨的这石头是哪儿找来的?你问问他去。”孩子说:“甭问,是咱们村儿西头那个坑里的,一刨就有,可多着呢!”磨石口的人打这儿起知道了开采磨刀石后,卖墨的人和会说话的鸟儿就不见啦。段、章、殷、乔四家人日子好过啦;磨石口的住户,也就越来越多,慢慢地成了一个大村子。

现在,磨石口改叫了模式口,可是,还生产磨刀石。大家只看到水力发电站了,就把这个故事慢慢淡忘了。

3、永定河沿岸农历六月六日旧俗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农历六月六,是民间祭祀女娲炼石补天的日子,民间多称她为女娲娘娘。届时,京城和四郊乡间晾晒衣服和刷洗牲畜的皮毛。

据明代《宛暑杂志》记载,六月六,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酱醋,浸瓜茄。水取五更汲者,即久收不坏,曝所衣服。这一天,朝内亦晒銮驾。

又据明朝沈德符《野获编》中记载:“六月六,内府皇史晟銮列圣实御制文大集大函,防霉发故。居家百姓纷纷效尤。”在这一天晒衣服不生蛀虫,家畜洗澡不长虱子。因此代代相传。六月六这天,永定河两岸的人们把猫狗也轰赶到河里洗澡,祛瘟热,洁皮毛。两岸的人把六月六俗称是猫狗及牲畜的生日,据传它们是女娲娘娘在这一日化育出来的。

这天,两岸的人们还早早起来,吃过早饭,拆完被褥、棉裤、棉袄等,挑上木桶,带上木盆、棒槌,并带上孩子,去河边洗涮。洗涮前,要点上三柱香,对着大河插在河滩沙土包上。然后才能开始洗衣物。是为祭祀女娲娘娘。

旧时,河两岸的人们把女娲看成是一位名气最大的女性神、始祖神和创始神。据有关资料记载,女娲娘娘一日七十化,化生、化育,每天都要化育出许多东西来,以至包括人类和各种家畜。她就成为了一位在民间广泛而永久崇拜的神祗。老人们还在家里挂上她的画像点香上供,予以祭祀。

六月六,河两岸的人们除了拆洗衣物,还要把自家的大牲畜如马、牛、驴、骡、骆驼等牵到河里,在它们的生日里为它们洗浴。目的是将身上的泥土刷洗掉,说是它们在一年里无灾无病。

当天,河两岸的人们还和很多忌讳。比如,忌讳妇女回娘家;这天若是阴雨天,主秋季有水灾,使牲畜瓜果蔬菜受损。谚语说“湿了龙袍,淋破蓑衣”、“六月六阴,牛羊贵如金。”

在京城,还有六月六洗象和洗马的习俗。《帝京景物略》对明代洗象的描述说“三伏日洗象,锦衣卫管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象第次入于河也,则苍山之颓也,额尔昂回,中贵人用仪仗鼓吹导引,洗马于德胜桥之湖上,三伏皆然。”

六月六日,在永定河两岸人们家庭祭祀、河边洗衣服、洗刷牲畜三项活动都与祭祀女娲娘娘密切相关。

六、北京海淀区十大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海淀区十大民俗文化:

  1. 北京象牙雕刻 
  2. 听鹂馆饭庄
  3. 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 
  4. 曹雪芹(西山)传说 
  5. 北京绢人(齐聪颖) 
  6. 程氏针灸
  7.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8. 正体复本术
  9. 北京面人郎 
  10. 颖拓艺术

1、北京象牙雕刻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相传,远在3600年前的商代就有了精巧的象牙雕刻。北京象雕自明朝以来特别盛行。到了清代,象牙雕刻多是内廷御用作坊生产,艺人大多来自扬州、广州。他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把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结合运用,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逐渐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品种:北京的牙雕花卉,可分为浮雕花卉和圆雕花卉两种。浮雕花卉作品主要有洗子、盘子、臂搁等;圆雕花卉作品主要有花瓶、花篮、盆景、蝈蝈白菜等。特点:象牙雕刻向以仙姿媚态的古装仕女和秀丽动人的圆雕花卉见长。它以高雅、古朴、精细、遒劲的独特艺术风格。

2、听鹂馆饭庄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宫廷风味饭庄,国家级特级餐馆,北京市旅游局五星餐馆和中国药膳名店,以经营正宗的宫廷风味菜肴、满汉全席、宫廷御膳、宫廷寿膳、宫廷滋补药膳闻名于世。“听鹂馆饭庄”位于北京颐和园内万寿山南麓,是园内13处主要建筑之一。门前翠竹掩映,玉兰、海棠迎宾,景色宜人。占地6000余平方米,营业面积2700余平方米。饭庄共有“寿膳厅”、“福寿厅”、“贵寿厅”、“药膳厅”等大小餐厅8个,可同时接待500余人就餐,餐厅内雕梁画栋,宫灯高挂、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呈现出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

3、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腐乳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佐餐小菜,公元5世纪魏代古藉中即有记载;王致和腐乳始创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细、软、鲜、香,是“中华老字号”。2008年,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创始人王致和是安徽举人,他于清康熙八年进京赶考,住在北京的安徽会馆。王致和在备考期间,以卖豆腐为生,为了保存卖剩下的豆腐,他利用老家作腐乳的方法将豆腐保存起来,却在不经意间发明了臭豆腐这一独特的腐乳品种,臭豆腐生意越做越红火,王致和干脆弃学从商,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在前门外延寿寺街创办“王致和南酱园”,前店后厂,从此做起了腐乳生意。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传承了毛霉型发酵腐乳的制作工艺,以生产红腐乳和青腐乳为主。

4、曹雪芹(西山)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曾在海淀生活、著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与传说。这些资料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含曹雪芹的个性、身世、经历、亲戚、朋友、居所以及他如何写作《红楼梦》,如何扶危济困等等各方面。曹雪芹在海淀的历史资料,不仅是海淀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红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不论是从学术研究,还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来说,都是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资源。

5、北京绢人(齐聪颖)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绢人是美术人形的一种类别,民间玩具的“针扎”、“彩扎”等手工艺品都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制作流程包括雕划、彩绘、缝纫、道具服装、头饰整理等几十道工序。齐聪颖,1963年进入北京绢人厂,师从宋翠珍、葛敬安、张琴等老一辈艺术家。她的作品有历代仕女、戏曲人物、菩萨、京剧脸谱等,具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的特点,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6、程氏针灸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程氏针灸”源自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中国针灸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针灸国际培训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医针灸泰斗的九十岁高龄的程莘农教授。该项目以家族传承的方式 传承至今,强调理、法、方、穴、术的结合,每个环节上都有独特的认识与经验,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7、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源于清朝山东蓬莱,创始人葛献宝。“捏筋疗法”是凭着医者的双手,利用捏、揉等16种不同手法,在患者身体的一定穴位、脉位和肌肉筋腱上进行治疗,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拍打疗法”是利用获得国家专利的“少林达摩易经拍”,作用于患者的十二经络和十二皮部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传承人葛凤麟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祖传绝技,不仅积极出书授徒,还多次为国内外政要治疗,享有较高的声誉。

8、正体复本术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隋唐时期,张氏的祖先就在广东沿海一带习武,为人治病。明末清初移民台湾后继续以祖传医术为业。张栋梁先生4岁习武,23岁开始为人诊治。他在继承祖传医术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将诊疗术系统化、理论化。他曾用2年多的时间,治愈了“台湾音乐教父”李泰祥的帕金森症,轰动一时。为了实现祖先“国术回归”的夙愿,他来到北京开设了会馆,并先后治愈患者千余人。重症肌无力患者刘红立,在正体复本术的治疗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体重增加了近10公斤,收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该项目现传承人极少,亟需保护。

9、北京面人郎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面人郎”经过创始人郎绍安以及家族几代人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创新发展、广采众长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北京地域特色的面塑艺术派别。它集美术、雕塑、服饰、化妆及造型艺术为一体,其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装饰简洁、技艺精湛。尤其是表现戏曲人物和北京民俗风情的作品独具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和收藏价值。

10、颖拓艺术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颖拓艺术”脱胎于唐宋以来的中国传统拓片艺术,能将器皿雄浑优美的艺术造型和花纹、铭记惟妙惟肖地在纸上呈现出来,既可供人欣赏,又是古代文物的临本,是一种罕见的艺术形式。清末民初,由姚华先生创立后,经五代人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宋致中先生得前人真传,其作品韵味独特,立体效果强,作品深受藏家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七、北京门头沟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门头沟区民俗文化:

  1. 京西太平鼓 
  2. 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 
  3. 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
  4. 庙会(妙峰山庙会) 
  5. 龙泉务童子大鼓
  6. 京西幡乐
  7. 龙泉务村“花钹大鼓”
  8. 琉璃烧制技艺

1、京西太平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太平鼓是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清末,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历史上门头沟很多村落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击打太平鼓,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

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很吸引人,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间肢体语言,如:因过去妇女缠足形成的韵律特征“扭劲”、“颤劲”,男性舞者特有的“劲”、“艮劲”,以及你追我赶、男追女逐的情趣。在耍鼓、步伐、队形变化方面均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理念,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作为这一舞蹈品种的标志性舞具——太平鼓,从制作工艺到与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

太平鼓植根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茂于民间,老百姓对太平鼓的喜爱、老艺人对太平鼓的执着使太平鼓得以延续,而民间太平鼓的发扬与创新将使民间艺人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2、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一方好砚首先要有合适的石材,北京潭柘寺镇西部山上便有一种适合制砚的紫石,所产砚台称为潭柘紫石砚。紫石质地致密细腻,因含铁,深紫如肝。据考证,明代宫廷就曾在此开采紫石,当时所筑监工台和刻有“内官监紫石塘界”的碑石保存至今。鉴定报告显示潭柘紫石形成于2亿年前,原岩与端、歙砚石料同属一大类,所含红柱石粒径均匀,仅为0.01~0.06毫米,用来制砚发墨快、墨汁匀细且不损笔毫。好的砚石,以拇指按住片刻,手指离开会出现一个白印,这是手上热气液化形成的。

3、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千军台、庄户一带盛行的民间正月十五的古幡会。据说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是三官爷的生日,千军台村有三官幡,因此庄户村的会档需去那里走会。据了解,古幡盛会是以颂神,祭神为主要内容,古幡会充满了明清古代遗风,形成了京西独特的民间风俗画卷。古幡会始于明朝,兴于清朝,至今已流传了几百年,现已发展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传统的古幡盛会是以两村数十面中幡为主体的会档,是京西门头沟、乃至首都北京地区的珍贵民间文化遗产,也是华北地区民间一绝。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当地流传了数百年。但是由于古庙破坏、村落变迁、老艺人去世等原因,古幡盛会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4、庙会(妙峰山庙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妙峰山古称“妙高峰”,地处北京西郊,距市中心35公里,属北京市门头沟区管辖。妙峰山传统庙会每年举办两次,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为春香,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为秋香,其中以春香为盛。庙会活动区域分娘娘庙和香道茶棚两部分,娘娘庙建在山顶,由灵官殿、惠济祠、回香阁、玉皇顶等建筑构成。妙峰山庙会是华北最重要的庙会之一,它始于明代中后期,至清代香火旺盛达于极点,每年要迎接数十万香客。香会共有三百余档,门派各不相同。会首是香会的组织者、指挥者和主要传承者,仅北京市就有会首两百多人,会中的各种规矩、礼仪、技艺均由会首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去。妙峰山庙会保留了华北庙会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吉祥文化,是研究华北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状的重要依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龙泉务童子大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龙泉务村的“中心合义童子大鼓老会”,是在1934年由村里开白灰窑的李福旺等十几户出资成立的。其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由发起到现在打大鼓的会员传承了六期,打锅子(花钹)会员传承了八期。童子大鼓在走会时,队伍的排列顺序非常讲究,大体的排列形式、走会的顺序为:小蓝旗、门旗、前领框子、甩子、锅子队伍、大鼓队伍、小黄旗。走会过程中,会头指挥全队的鼓点变化,一般都是通过一面“头鼓”发出暗号。童子大鼓的表演是由大鼓和锅子(花钹)两部分组成。大鼓的击打表演是整个会档的核心,不仅起着伴奏的作用,而且是整个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的鼓点有40多套,目前留存的花鼓点套路有:“震天雷”、“震地雷”、“慢三锤”、“小鬼推磨”、“喜鹊登枝”、“猴儿剔牙”等。锅子表演的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站锅子”,是指童子站立在原地,手中的锅子随着大鼓鼓点打出各种节奏。第二种形式是“花锅子”,即“舞钹”(耍锅子)表演。

6、京西幡乐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京西幡乐是门头沟西部山区传承了四百余年的民间吹打乐,是古幡会祭祀佛道儒时演奏的祭祀音乐。京西幡乐依托京西古幡会而产生。古乐曲主要由祭祀孔子的音乐组成。以颂神、祭神为主要内容,现已发展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位于京西门头沟百花山脚下的千军台村和庄户村历史悠久,每年正月十五的古幡盛会至今已流传了几百年,充满了明清古代遗风,形成了京西独特的民间风俗画卷。两村的古幡会在几百年来几经停顿和重制。京西幡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吹奏乐和打击乐两部分。吹奏乐器由笙、管、笛、唢呐、云锣、大鼓、小钹组成。打击乐器由大铙数个、大钹数个,小两个、铛子一个、大鼓一面组成。古幡乐曲吹打乐代表作是《柳公宴》、《焚火赞》等;打击乐曲代表作有《颜回三省》、《秦王挂玉带》等。

7、龙泉务村“花钹大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门头沟区龙泉务村的“花钹大鼓”――矫健英武门头沟区龙泉务村的“花钹大鼓”,也叫“锅子会”、“大鼓会”、“挎鼓会”,是由八面大鼓和十六名舞钹儿童组成,主要以翻跟头等技巧动作贯穿始终。据村里的老人讲,“锅子会”是村里请下苇甸村张清老人传授的,张清不但会打大鼓,而且又会“耍锅子(舞花钹)”,并且能在大鼓面上翻跟头,技巧高超;因此,由于师传的原故,该村“花钹大鼓”的表演风格中蕴含着传统武术矫健英武的神韵。例如:套路中的“脑袋跟头”,是由甲乙两名舞钹者头顶头蹲式,乙从甲背上翻滚过去的;“0跟头”,甲乙舞钹者顺向站立,甲前乙后,甲蹲式双手按地,乙前俯身双手按地,用头顶住甲的臀部从甲的背上翻滚过去;还有“背跟头”、“胯跟头”、“横跟头”、“来回跟头”都是技艺性很强的双人翻滚动作。

8、琉璃烧制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琉璃,也称流离,出自西域波斯,后被制成器皿,作为贡品传入中国,《周书·异域传下》:“波斯国……出象牙,颇黎,琉璃。”《梁书·西北诸戎传》:“龟兹者西域之旧国也……天监九年,遣使献方物……十八年,又献琉璃罂。”琉璃原材料是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而成的釉料,添加各种金属矿物例如:铅、钡、铜、铁、锰、钴等等,由于各种矿物质属性不同故产生不同的颜色。琉璃明亮透底,流光溢彩,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现代中式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制造琉璃(即人造琉璃)的技术,是通过有大月氏商人传入中国的。《魏书·西戎传》:“大月氏国,世祖时其国商人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于西方来者。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

八、北京房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房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1. 杨家将(穆桂英)传说 
  2. 佛子庄乡二月二酬龙节
  3. 上万村小车会
  4. 苏造肉制作技艺
  5. 京西隗氏祭祖习俗
  6. 北窖村音乐会
  7.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
  8. “皇城四酱”制作技艺
  9. 燕春斋手工书画装裱技艺
  10. 戴氏心意拳

1、杨家将(穆桂英)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宋时期“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曾经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但也许有人还不知道,历史上杨家将的足迹曾经出现在京郊房山区燕山一代,并在当地留下了许多有关杨家将和穆桂英的传说,而且这些传说都与当地的地物景观如养儿峪(羊耳峪)、拴马桩、望儿台、歇息岗等有关。杨家将(穆桂英)传说的内容主要以穆桂英养育孩子和杨家将领兵打仗的传奇故事为主。如《养儿峪》讲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被战马驮到一块称为“大象石”的后面生下儿子杨文广的故事;《望儿台》则讲的是穆桂英派人送刚生下的杨文广回天波杨府,在一处高坡相望护送队伍的故事……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展示了杨家将勇敢、坚强和忠君报国、勇于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久经沙场的杨门女将温柔、善良和无私的母爱亲情。这些故事在燕山地区民间口口相传,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2、佛子庄乡二月二酬龙节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二月二龙抬头,从二月初一至二月初三,在龙神庙举办大型活动——酬龙节庙会,是房山区北沟龙神庙周边地区多年的习俗。

早在清朝年间,龙神庙附近的佛子庄、黑龙关、班各庄、陈家台等几个村子的村民集资,修了龙神庙对面的大戏楼,专为龙神唱大戏。到了二月初一,各村的花会,如大鼓会、高跷会、幡会等十多种会,开始表演,从佛子庄到班各庄村西四十多里河岸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黑龙潭庙已缺乏有效的管理与修缮。上世纪90年代中,由各村集资,使龙神庙终于得以重修复建,历经六百余年的一处区级文物有了新的开始。

进入21世纪,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群众的积极参与。黑龙潭庙会作为一项起点较高的民俗文化活动,无论在历史、地理、人文、还是传统,风物民俗诸方面都带有京西文化的典型特征,充分体现出京西民间文艺资源的丰富多彩和实质内涵。

3、上万村小车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上万村小车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宋朝。据传大宋统一天下后,各地大庆大贺,多地出现花车,锣鼓开道,穿街过市,庆贺太平,故此也称太平车。小车会广泛流传于北方地区,特别是京东一带,据说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在上万村大南峪庙会上。上万村小车会已有近百年历史,以北方传统舞蹈秧歌形式,戏剧性地再现农村传统婚俗之迎亲和送亲,通过演员夸张、滑稽的手、眼、身、法、步表演技巧,表现一迎一送路上所遇到的各种情节和各个人物的心理状态。角色以服装和头饰区分,整场表演在行进中完成,配有铿锵有力、节奏整齐的锣鼓声,热闹非凡,是青龙湖镇乃至更广范围内农村喜庆节日必演的一档民间花会。青龙湖镇上万村小车会演员目前共有33人,其中男女各一半,平均年龄为57岁,主要以中国传统的结婚礼俗迎亲、送亲为故事情节。

4、苏造肉制作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苏造肉制作技艺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清乾隆年间宫廷苏造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相传此菜来自于乾隆年间的苏州名厨张东官。苏造肉是张东官受苏州酱肉启发,自主研发的一款菜品。张东官随侍乾隆十九年后告老还乡,乾隆朝以后“苏造菜”在宫中衰落了。清朝末年,民间出现一位制售“苏造肉”的高手孙振彪,他是满族人,原名克兴阿,光绪十一年(1885)生人,其祖父与叔父皆在御膳房承差,“苏造肉”制作秘方得自家传。孙振彪于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十三年(1924)一直在东华门外十字路口西侧甬路边上售卖“苏造肉”。1961年孙振彪先生去世,将古方传给儿孙。

孙振彪的儿媳李增霞及其后人并不精通苏造肉制作工艺,李增霞之子孙静忠的好友侯盛勇是热爱老北京传统美食的“老侯烧饼”连锁店的法人。2015年,经李增霞同意,孙静忠将《苏造肉制作秘方》无偿捐赠给了侯盛勇。侯先生请来国家级烹饪大师、随园官府菜非遗传承人白常继,国家级面点大师、宫廷御膳传承人冯怀申,根据秘方中所记载的方法和用料精心研制出了“苏造肉”。秘方记载“苏造肉”标志性特征:“精选上等五花猪肉,先酱后卤制作而成。肉片宽长,色泽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到口酥烂,卤汁浓稠,汤漂浮油,回口微甜。”重新恢复的“苏造肉”,无论口感和色泽,品质和味道,皆与前述一般无二。现如今,苏造肉不再神秘,大家在品尝这道宫廷美食的同时,也在品味精致讲究的宫廷饮食文化,品味历史,品味生活和艺术。

5、京西隗氏祭祖习俗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京西隗氏祭祖习俗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隗氏家族北方根祖发源地房山蒲洼乡芦子水村,位于北京最西部,与河北省涞水县九龙镇三坡相接。金代成村,原称楼坐水,因山泉之上建立牌楼而得名,后演变为芦子水。该村有313户,829人,村民姓氏中隗姓占85%以上,素有“天下一个隗,老家芦子水”之说。村内现存有隗氏606年古墓一处,有道光年间至明国年间地契文书等近四十件,村西有隗氏家族古墓。碑中记载着由隗氏七代传人隗仲仓始排字碑,现今北京周边地区隗氏总人口约2万人。主要分布地区有:六渡分支八代传人隗世川、隗世沛后裔分布地;北窖分支十代传人隗文志后裔分布地;纸房分支十代传人隗文选后裔分布地;河北涞水隗氏人口居住区;河北易县隗氏人口居住区等。隗姓保持了谦虚、恭敬、亲切相待、淳朴的传统,长幼有序,节日习俗上特别重视三个传统节日,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过节有办庙会唱大戏的习俗。京西隗氏祭祖活动分为家庭祭祖和家族祭祖两种形式。祭祖时间为清明节,家族祭祖一般都在隗家老坟前举行。家族各分支的代表,从各自住地纷纷前来隗氏根组地芦子水,吊牲祭扫、缅怀先祖,追思过去的岁月,系络亲情,根祖地隗氏村民杀猪宰羊做豆腐,招待四方隗氏祭祖族人。

京西隗氏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是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和道德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口迁徙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新村建设改造迁移,京西隗氏文化也面临冲击,继续加强保护。

6、北窖村音乐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窖村音乐会是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窖村位于佛子庄乡南部,元代以前成村,村内共有五档民间花会。根据村内民俗,在每年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出会。出会时,首先在本村村大庙祭拜、请会,然后是走会,又称盘街。多沿本村内道路行进,遇到膳桌,要在膳桌旁献艺,每次走会要一天的时间。北窖村音乐会属民间音乐,年代最为古老。传说从建村始就有,是北窖村的公会,距今已有500多年,可考证215年,主要传承人六代,自1804年至1991年分别为高武、蒲廷如、蒲天林、刘润、孔令聪,当代主要传承人为王怀国。北窖村音乐会现存有一本古谱,起自大明天启元年,至今已300多年,内有完整的古曲108首,以工尺谱方式记录,如《醉太平》、《震动山》、《喜相逢》、《三皈赞》、等。古谱学习演奏一直是口传,且每首古曲对应相应的演奏。

7、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是北京市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在《尚书》、《诗经》、《周礼》、《汉官仪》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和香文化始于汉,兴于唐宋,绵延明清至今。香既是宗教祭祀或祈祷许愿等民俗活动中的必备之物,也是文人雅士修心养性之雅物,具有调理身心的作用。

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发源于为晚清宫廷加工香料的詹庄刘氏碾坊,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努力,结合宫廷秘方总结研制出一套“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至今保存有珍贵的《香料内记》宫廷古方资料。其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延续了清末、民国、抗战、建国、文革等百年历史,流传至今。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强调从原料选取,到香料炮制研磨,和香、出香、铺香、晒香、打股、窖藏等所有工序过程,皆须遵循阴阳五行、季节时令的自然规律。以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积淀和跨越千年的劳动智慧,深刻表达人们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刘氏古法手工制香技艺工艺技术复杂,且要求制香者具备很好的药理知识和勤奋踏实、不畏艰苦的精神境界,对传承者要求较高。

8、“皇城四酱”制作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皇城四酱”制作技艺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北京炸酱历史悠久,追源溯流,春秋时期始有大酱,皇太极时有酱坯(干酱)。皇太极举兵南下,欲问鼎中原。满族士兵长驱入关,身为主帅的皇太极深知保障大军饮食的重要性,军中缺盐更是大忌。为此,皇太极一再下令,各级将领务必在行军途中,向民间广为征集豆酱,晒成酱坯,随军携带,始有批量化酱坯出现。清兵进入北京城后,军中食酱的习俗被沿袭了下来,食酱文化被带入皇宫。为改善食味,御膳房厨师开始用油炸食大酱,使酱味更鲜美。始用炸酱拌菜,后再炸酱时添加不同原料,按季节不同,春天炸黄瓜酱,夏天炸豌豆酱,秋天炸胡萝卜酱,冬天炸榛子酱,被称为“皇城四酱”。

“皇城四酱”流入民间,老百姓纷纷效仿自制。关三爷是清宫御膳房尚膳太监,负责皇帝的酱菜、小菜等,白永辉给关三爷当仆人,学得宫廷炸酱技艺和小咸菜制法。从民国时期,白永辉在家门口摆摊,经常制作各种炸酱售卖。白永辉去世后,白学章传承父亲技艺,经常在家里制作炸酱,并将技艺逐一传授儿子白常继,老北京炸酱流传至今。为传承弘扬老北京炸酱技艺,白常继亲传徒弟张莉华开发研制老北京炸酱系列产品,使老北京炸酱批量化生产。“皇城四酱”系列产品突出“炸”字,制作工艺考究,酱体色泽红润油亮,粘而不燥,稀而不懈,油而不腻,酱味醇香,咸淡适宜,适宜多种方式食用,老少皆宜,为社会各界所喜爱。

9、燕春斋手工书画装裱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书画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战国帛画、缯书上的滥觞到西汉大帛画轴的基本成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装裱工艺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设专职官员褚遂良、王知敬等监管“装褫”使装裱工艺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到了宋代,徽宗赵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集全国书画名流于宫内,作书作画,编纂书谱和画谱,并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宋代以后,书画装裱作为一项专门的行业,在社会上普遍发展起来。从清代到民国年间,书画装裱业又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使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于金兰,1980年经人介绍拜师于著名书画装裱大师李保华先生门下,传承了李保华大师的手工装裱和修复古旧字画技艺。并于1983年在房山区开办了第一家书画装裱店(燕春斋书画装裱店),她以书画装裱作为终身事业全心投入经营,至今从事该行业30余年。曾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装裱过书法作品,获得好评,为此欧阳中石先生欣然为燕春斋书画装裱店题匾。于金兰的书画装裱技艺在严格的师训和反复实践历练中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始终致力于继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装裱技艺。

书画装裱技艺伴随着中国书法和中国画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的整个过程,对中国美术史、艺术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作为再现中国文化的载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10、戴氏心意拳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戴氏心意拳是以道为根本,以“阴阳五行”为总纲领,以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为基础而创造的符合中医理论的拳种。其以修身养性之术来育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胆壮勇,更能使人明理达道,练出冷静、明察的素质,是祖先创造的开智拳。戴氏心意拳内容丰富,主要有七大丹田功、养生功、五行拳、四把、闸势、十大形、各式炮拳、各式双把以及六合枪、心意棍、十三刀等器械。拳谱曰:静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予人。戴氏心意拳徒手- 以及器械- 每招每式无不以- 丹田为核心,是强身健体的内功拳,拳谱曰:久练自成金刚体,百病皆除如童子。

九、北京通州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通州区民俗文化:

  1. 面人(面人汤) 
  2. 大顺斋
  3. 通州运河龙灯
  4.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5.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1、面人(面人汤)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面塑是以面粉为材料,采用揉、搓、剪、挑、压、粘、贴等手法来造型的艺术,北京通州“面人汤”的面塑艺术便是其流派之一。

“面人汤”面塑艺术始于清末,其风格流派由近代著名面塑艺术家汤子博先生(1882—1971)创立。汤子博先生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博采众长,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广泛吸收各地雕塑艺术特色,将此前的民间面人由“签举式”面塑玩偶改塑为“托板式”案头面塑,从而使面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此后,“面人汤”陆续创作出“核桃面人”(在半个核桃中陈列的精微的面塑)、浮雕面塑、悬塑面人和制钱面塑等多种样式。所用材料有面粉以及陶、木、泥等,并采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及动物的胡须和毛发之类,以加强形似的效果。

“面人汤”的面塑形体完整饱满,造型略作夸张,色彩鲜艳醒目,制作手法多样,注重神气动态,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如今,汤子博的次子汤夙国先生继承了“面人汤”的面塑艺术。由于其制作技艺的要求较高,目前仅有两位学生随汤夙国先生学习面塑艺术。

2、大顺斋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大顺斋,坐落在京杭大运河源头的通县(古称通州)东魏庄,以经营糖火烧、清真糕点享誉京城.大顺斋始建于崇祯年间(1640年前后),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创办人刘大顺(回民),从南京上元随运粮船来北方谋生,落脚在通州.先是走街串巷,挑担叫卖糖火烧、炸果子.后来在南街安家大院开了2间铺子,取名“大顺斋”,一铭刘家铺子,二求买卖顺利,生意越做越兴旺.到了清乾隆年间,又在邻近闹市的回民胡同购置了5间房子,2间作门面,3间当作坊,生产经营糖火烧和南味清真糕点.产品除门市零售外,还批发给小贩经销.清末,大顺斋在刘大顺第六代孙--刘九爸的苦心经营下,生意进入鼎盛时期,先后设立了4家分号:通州的“大来号”,北京城内的“大生号”、“大新号”、“大兴号”。

大来号专门为大顺斋提供制作糖火烧、糕点用的面粉、芝麻酱等原料,其它分号以经营大顺斋糖火烧、糕点为主,兼营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1900年以后,生意趋于萧条。民国元年(1912年),通州大顺斋在战乱中被焚毁。虽于当年重建,但已元气大伤。此后,兵灾匪患迭起,民不聊生,企业日渐衰落。从1949年开始,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大顺斋的生产经营得到恢复。1955年,该店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生产有所发展。文革期间,刚刚步入正规的大顺斋一度被并入通县食品厂。1979年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老字号再获新生,大顺斋又恢复了独立经营。大顺斋自恢复老字号以来,迁移了地址,扩建了厂房,增添了设备,修建了门市部,设立了专营点,形成了清真糕点生产厂家。1990年比1987年,固定资产增长了31.5倍,产量增长了13.7倍,利润增长了16.2倍,职工人数达到168人。在通县镇设有零售门市部和3个回民专营点,在北京设有30多处大顺斋糕点专柜,部分产品还销往外埠。生产品种已达165种,传统风味产品有15种。其中:糖火烧、枣泥酥皮、核桃薄脆、枣泥自来红、枣泥油酥等5个品种,被评为市级优质产品。

3、通州运河龙灯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两条通州的运河龙灯在结束厂甸庙会的演出后,日前“光荣退休”,被请进国家博物馆“颐养天年”。通州区县镇的运河龙灯是特有的传统龙灯,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般龙灯的龙头为圆形,而县运河龙灯的龙头为方形。这是因为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所以县龙灯融会了南北龙灯的特点,形成其独特的风格。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两条龙灯,均身分7节,身长17米,仅一个龙头就重十余公斤。目前,龙灯表演队的队员们正在制作新龙灯,72岁的副队长冯乃良担心,艺人们渐渐变老会让运河龙灯面临人走艺绝的危险。为抢救运河龙灯,市文化局已将其列入市第一批10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之一,并投入资金,采取培训传承人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4、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指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运河船工为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运河船工号子的渊源,如今只能根据演唱者的回忆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它是以家庭、师徒、互学的方式传承至今的。如今运河号子的唯一传人是通州永顺镇盐滩村75岁的赵庆福。

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早在秦代就有漕运活动。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定都北京,漕运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每年运粮漕船两万余艘,首尾衔接十几里,伴随浩浩荡荡宏伟船队的,是此起彼伏,气势磅礴的号子声。光绪末年,漕运废除,通州码头地位逐渐消失,但在运河上民间的客货运输直到1943年,运河因大旱断流时才停止。至此,与漕运共兴衰的号子也从大运河上消失。但是船工号子因有传人,所以流传至今。

5、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汉族手工技艺,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统的宫廷艺术,由“花丝”和“镶嵌”两种工艺结合而成,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明代的万历皇帝金冠、清代的金瓯永固杯、银六方盆金桃树盆景、金嵌珠宝朝冠顶、现代的珠宝天坛祈年殿、中华世纪龙等都是花丝镶嵌的代表作品,突出地显示出花丝镶嵌精湛的技艺、优美的造型、华丽的皇室风格,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凝结。

十、北京顺义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顺义区民俗文化:

  1. 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 
  2. 牛栏山
  3. 顺义曾庄大鼓

1、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山东掖县人刘凤翔带着孙子即第二代传人刘抵明来京谋生,在西单牌楼东北角开了一家酱肉铺,即天福号酱肉铺。师徒二人反复研磨酱肘子的制作工艺,研究出一套与众不同的酱制方法,即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2008年,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天福号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天福号的酱肘子是其独具特色的产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在历史上曾是皇宫贡品。

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精细讲究,主料选用北京京东八县优质的耷拉耳朵黑毛猪,配以十八种配料,经过修割、去渍、炒抄坯、倒锅、码锅、煮炖、出锅、整形、掸汁调制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其中,煮炖过程尤其注重人工工艺对火候和时间的把握。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工序繁琐,而且工具繁多,有:单钩、双钩、铲子、笊篱、锅箅子、锅邦、锅盖、箩、托盘等。天福号酱肘子生产工艺一丝不苟,精工细作,在京城独树一帜,经久不衰。

2、牛栏山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建于1952年10月,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傍依风景宜人的潮白河畔,是上市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牛栏山酒厂现有干部职工1500余人,占地300多亩。企业在围绕“质量是市场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的发展方针的同时,在产品生产中,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强化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主要生产清香型“牛栏山”牌为代表的四大系列共计200余种酒类产品。多年来,企业恪守传统的发酵工艺,充分保证了地道二锅头之清、爽、醇、净的特点。

牛栏山地区的饮酒文化,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3000年以前的西周时期1982年在牛栏山酒厂附近出土的鼎、觯、爵等八件青铜器皿中,有五件都与酒有关这些青铜器经有关专家分析推测,应在我国的西周年间。而牛栏山二锅头的酿酒历史可上溯到清朝年间,据《顺义县志》记载:“造酒工:做是工者约百余人(受雇于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冽异常为平北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酒为最著。”此处所提及的“烧酒”,即现在的牛栏山二锅头酒。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牛栏山二锅头酒已成为中国白酒清香型(二锅头工艺)代表,深受消费者青眯。

如今,在京城众多白酒品牌中,牛栏山酒厂是北京地区:保持自主酿造规模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最早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的白酒企业;唯一一家获得“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认定的白酒企业;唯一拥有“中国酿酒大师”的白酒企业;唯一获准使用“纯粮固态发酵标志”的白酒企业;唯一具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单位”荣誉称号的白酒企业.企业在发展规模、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牛栏山酒厂正以全力打造中国二锅头第一品牌为己任,来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3、顺义曾庄大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曾庄大鼓流传于顺义区杨镇一带,为曾庄村传统的民间花会。

曾庄大鼓原名大鼓,是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相传于明、清时随山西、河南的移民传入本地。平谷的万庄子村、杨桥村、兴隆庄村和顺义的曾庄村等均有大鼓会,且有交流。曾庄的大鼓以鼓型大、分量重而有别于平谷的大鼓,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数百年来,曾庄的大鼓以鼓形古朴大方,声音浑厚宏亮,套路花样繁多,鼓队声势浩大等独特风格而久负盛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历史上,曾庄大鼓声名远振。每年的三河庙会(农历三月十五)、丫髻山庙会(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麻林山庙会(农历四月二十七)等,曾庄大鼓均赴会表演,村民们至今仍传作美谈。

民国初年,三河县长唐玉书做寿,特调曾庄大鼓会现场演奏。以十二面鼓分置于十二个屋内,互不谋面,鼓点整齐而不乱套,因此被誉为“京东第一大鼓”,曾庄大鼓由是得名。

曾庄大鼓为大型打击乐器。鼓面直径约60——70公分,鼓高40公分左右,鼓重约45斤。现存大鼓鼓面直径为60公分,鼓高40公分,鼓重二十余公斤。

曾庄大鼓的突出特色为没有鼓架,用绊带挎在胸前单槌擂打。由于鼓大身沉,因此曾庄大鼓注重于鼓点套路,而对于身形步法等则不很讲究。艺术形式完整是曾庄大鼓的又一特色。历史上,曾庄大鼓的鼓点套路为七十二套,基础套路为十二套。现存的套路有:《曲水》《展翅》《上调》《乱点子》《探春》《迎春》《迎春加花点》《下调》《闹殿》《刻牙》《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曾庄大鼓兼有两种表演形式,一为定点儿表演,一为行进表演。行进表演时演奏《扫街鼓》。

传统的表演形式是以十二面鼓为一鼓队,伴有伴奏手和旗手,共计二十余人,分两队行进表演或定点表演。

“走会”为曾庄大鼓通常的传统表演方式。“走会”一般为两天。第一天为“拉街”,亦称“踩街”,亦即现在的“彩排”。第二天正式“走会”,曾庄的几条街道都要走到,通常由上午走到夜晚。鼓声可传出十余里。

曾庄大鼓现有的表演者为十数人,均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习练者,平均年龄四十余岁,而传承无人。曾庄大鼓的目前走势为自生自灭,广大民众有热情而无力量。经费、组织、重视等因素是造成曾庄大鼓目前处境的主要原因。

曾庄大鼓以鼓大而不用鼓架、传统套路完整为突出特色,在全国传统民间花会中未见雷同,因此具有极大的挖掘、保护、整理的艺术价值。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将会因表演者的后继乏人而逐渐失传,造成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大损失。

对于曾庄大鼓进行必要的挖掘、整理不仅具有保护民间传统艺术的历史价值,并将呈现其巨大的社会价值。曾庄大鼓以其气势宏大而独树一帜,非常适合目前社会性广场型庆典活动,如2008年的奥运会活动。整理后的曾庄大鼓尽可与著名的“安塞腰鼓”、“威风锣鼓”相媲美。

十一、北京昌平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昌平区民俗文化:

  1. 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是由十面大鼓和十二名舞钹儿童组成。它的特点可归纳为“轻盈洒脱”。“轻盈”主要体现在步伐上,该舞主要步伐为“跑跳步”,这一舞步贯穿全舞,不但给人以轻盈欢快的愉悦感,而且充分体现了儿童蹦蹦跳跳活泼好动的特点,配合“跑跳步”步伐,双臂时而作“双对钹”,时而作“自击钹”,时而“掏钹”,时而“晃钹”,时而自转,时而双人互绕,恰似一个个忽大忽小变幻无穷的珍珠在场上不停的旋转,浑然洒脱,流畅自然。在队形变化上,也突出体现了这一风格特点,例如:“龙通通”,在横排二、四、二的队列上,全体做“起鼓转”,忽而巧妙的变成了一大圈,四人顺时针行进,四人逆时针行进,同时作“双对钹”,忽而又变成了双斜排做“扔腿”动作。在“长行鼓(二)”队形变化中,十二名舞钹儿童,时而横向穿插,时而纵向交错,时而聚,时而散,时而双人纵向互绕,时而双人横向互绕,或“8、∞”字互绕;在“老八架下调”和“三钹起鼓”的队形变化中,除以上队形外,又出现在双圆基础上的灵活变化。

在音乐上,该村的节奏变化也极为丰富,也像串串珍珠将4/4、3/4、2/4的不同节奏有机的、巧妙的穿梭起来,且击打鼓帮和击钹沿的节奏较多,从音色上也显得轻盈欢快,流畅洒脱。

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独有的“轻盈洒脱”的风格特征,使其在众多的“花钹大鼓”表演中独树一帜,倍受人们的青睐,也是它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群众当中的重要因素。该舞在1956年由北京群众艺术馆干部张启润同志与当地艺人共同改编后,曾参加了全国民间艺术汇演;1957年又将舞钹儿童扩大到二百五十人,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天安门广场的文艺大军,它独具风格魅力的表演,颇受众人的赞赏。

十二、北京大兴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大兴区民俗文化:

  1. 大兴区李家务音乐会
  2. 雕版刷印及线装书装帧技艺
  3. 大兴南路烧白酒酿制技艺

1、大兴区李家务音乐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李家务音乐会是北京市的传统音乐。

2021年9月,入选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雕版刷印及线装书装帧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雕版刷印是中国历史上书籍的主要印刷方式之一,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在大兴区采育镇韩营村,古老的雕版刷印及线装书装帧技艺,从历史中走来,传承至今。

2021年9月18日获批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雕版刷印技术大约发明于公元7世纪,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引以为傲的辉煌阶段,宋版书曾经被史学家称为"一页千金"。我国雕版刷印的《陀罗尼经》刻印于704至751年之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刷印品。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是我国最完整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刷印品,此件印品雕版刻制精美、刀法纯熟,墨色浓厚匀称,图文浑朴凝重、清晰鲜明,表明我国雕版刷印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3、大兴南路烧白酒酿制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大兴“南路烧”白酒酿制技艺,工艺复杂,在选料、制曲、发酵、蒸馏、贮存、勾兑等环节均有独到之处,逐步形成了独具京南特色的酿造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技艺传承价值,对北方地区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

大兴地区的酿酒文化,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800年以前的金代,那时大兴地区酿酒业已十分发达,境内的广阳镇(今庞各庄一带)设有专职管理商酒的官员。清代,大兴地区酿酒烧锅遍布各个集镇,老字号烧锅有:庞各庄镇的隆兴号、北裕丰、南裕丰、永和号;青云店镇的德兴勇、大德兴;采育镇的同溢泉、同泉茂、源盛茂、万泉生。

十三、北京怀柔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怀柔区民俗文化:

  1. 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
  2. 沙峪村竹马
  3. 元宵节(敛巧饭习俗) 
  4. 御食园
  5. 黄坎“花钹大鼓”

1、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果脯采用宫廷传统秘方,由鲜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个品种、几百个规格的各类产品,均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

北京果脯蜜饯的品种很多,果脯和蜜饯的区分,按照在北京的习惯,把含水分低并不带汁的称为果脯。例如:苹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枣脯(又称金丝蜜枣)青梅脯、红果脯等。因为以上果脯是把原料经过处理,糖煮,然后干燥而成,其色泽有棕色、金黄色或琥珀色,鲜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这种果制品,也称“北果脯”或“北蜜”,是北方形式的果脯蜜饯意思。

2021年5月24日,北京市怀柔区申报的果脯蜜饯制作技艺(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沙峪村竹马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沙峪村的“竹马”是以假马套在人身上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北京的“竹马”起源于清代宫廷,用于各种仪式或盛典的场合。流传于民间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自从“竹马”在沙峪村产生之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都要与其他花会节目一道上街表演。另外,旧时的竹马表演还用于祭祀。沙峪村的“竹马”在花会表演的过程中,始终以严谨著称。其第一代传人是邢怀,至今已经是第四代了。

传统的“竹马”表演的内容是“萧太后打猎”,舞蹈共分八个角色。由于活动量大,舞蹈中的女角色历来由男子扮演。表演者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表演时演员身挎竹马,手持马鞭,在急促的锣鼓伴奏下跑出各种队形图案,队形的变化由头马暗示。可变出“圆场”、“四方斗”、“打香道”、“编寨笆”等图案。舞蹈动作则以跑为主,要跑出戏戏曲中圆场的感觉,加之马鞭的挥舞,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热情,很具观赏性。在队形变化的间隙,演员们在乐器伴奏下唱出动听的歌曲,音乐以打击乐为主,用戏曲锣鼓点控制节奏,渲染气氛。笙、唢呐等吹奏乐在队形变化间隙为演唱者伴奏,起缓冲调节的作用。歌声与舞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由清末的鼎盛期到1949年的逐渐衰落,然后到“文革”期间的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村里的老艺人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又恢复了花会表演,但也仅维持了几年便又中断。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加之自身传承的原因,沙峪村“竹马”在近十年没有表演,生存面临危机。

3、元宵节(敛巧饭习俗)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此开始,琉璃庙镇的女性村民每年元宵节期间都会聚在一起吃敛巧饭,这一地方习俗传沿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每年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十二三岁的少女至各家敛收粮食、菜蔬。正月十六当天,年长的妇女协助少女们将饭菜做熟,全村女人共食。做饭时要在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吃到的人会认为自己求到了巧艺和财运。另外,“巧”字是当地人对雀类的别称。吃敛巧饭前,人们要扬饭喂“巧”即麻雀、山雀等鸟类,同时口念吉祥之词,一是向雀儿谢恩,二是祈求来年丰收。饭后在冰上行走,名曰“走百冰(病)”,以此寄寓百病消除之意。逢到敛巧饭活动,戏班和花会都会举行助兴演出。

敛巧饭习俗历史悠久,长期绵延不绝。这种习俗是中国北方农耕文化的遗存,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怀柔当地春节民俗活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呈现出北京地区独特的传统民间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多种娱乐方式的出现,敛巧饭习俗中的一些传统活动已经消失,另一些活动则渐渐失去原始寓意,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挖掘保护。

4、御食园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北京御食园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工经济开发区,拥有员工上千人,年销售额1.8亿元人民币。主营产品:公司以生产北京特产食品和休闲食品为主,拥有营养甘薯系列、怀柔板栗系列、果脯系列、老北京“京八件”系列、茯苓饼系列、干果系列等六大系列500多种食品。

技术力量: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其中,LLG200型完全连续式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在国内仅此一家。2004年,公司通过HACCP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同行业中首家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2006年,又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QS认证。荣誉称号:御食园公司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御食园牌鲜食大枣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称号;公司拥有外经贸委颁发的民营企业进出口资格证书;御食园牌果脯、茯苓夹饼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传统食品著名品牌”;营养小甘薯、冰糖葫芦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候选产品;公司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御食园系列产品成为中国登山协会指定食品。

销售市场:“御食园”系列产品在家乐福、沃尔玛、上海华联等众多知名连锁超市成为消费者购买北京特产食品的首选产品。御食园专卖店被王府井百货大楼立为旗舰店,成为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标杆商家;被长安商场授予“最佳合作奖”;被东安市场授予“最佳合作贡献单位”。同时,公司旗下板栗系列、营养小甘薯系列已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及香港等地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5、黄坎“花钹大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怀柔县黄坎村的“花钹大鼓”,也称“花钹子”、“锅子”。据当地艺人介绍:黄坎村的“花钹大鼓”,是在两百年前由一位流落到此的山东人传授的。由于承传的原故,从舞蹈音乐的演奏方法上以至表演风格上就有了差异。首先从服饰上看,舞钹少年上穿黑剑衣、下穿红彩裤,较明显地流露出戏剧中武生装素的痕迹;在动作风格上武生身段表现的更为突出,如“弓箭步击钹”:舞钹者右脚前迈步成“弓箭步”,上身前俯,双手钹于右大腿下方击钹;“打七下”套路动作中的勾右脚“前踢腿”,同时,双手于右大腿下方击钹;这两个动作幅度和难度都很大,特别是勾脚踢腿是典型的戏剧中武生功底。在“小折儿”套路动作中的“双人对钹”,即左手平抡到背后,右手经胸前“掏钹”后再与对方击钹;“大折儿”套路动作中的二人“错肩换位”、右手于右斜上方“平转钹”及“打七下”套路动作中双臂向后划立圆至胸前“磕钹(沿)”,以及双臂于胸前分别向外划立圆后踢腿下击钹,这些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在“碎步击钹”和“碎步转钹”的步伐上,使用的是戏剧中的“圆场步”,行如流水的“圆场步”是该舞的主要步伐,因此,也是形成飘逸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大折儿”套路动作中,闪身换位“平转钹”的闪身刹那,给人以飘忽游离之感。特别是“平转钹”和“立转钹”动作,在全市的“花钹大鼓”表演中独占鳌头,极具特色;“平转钹”动作给人以新奇感,体现了儿童的童趣;而“立转钹”(左钹面向上,右钹面向左,用右手反复向前转钹,使其右钹沿撞击左钹面)发出的声响连贯而轻盈,与行如流水的圆场步结合表演,非常的吻合,创造出一种更加洒脱飘逸的意境效果。

十四、北京平谷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平谷区民俗文化:

  1. 庙会(丫髻山庙会)

庙会(丫髻山庙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庙会(丫髻山庙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丫髻山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丫髻山位于北京平谷区境内西北隅的群山之中,因山的最高处有两个自然突起的岩峰,远望犹如古代女孩子头上梳的两个发髻,故名丫髻山,人们称之为“东山”,与妙峰山齐名。

据《平谷县志》记载,丫髻山庙会为京东最大庙会,明嘉靖时即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代以农历四月十八为进香日,会期5天,清初改为四月初一至四月二十,会期20天,是北京地区娘娘庙中最长的庙会。庙会期间,北京城内,大兴、通州、顺义、密云及河北省等方圆数百里的人们纷纷前来朝山进香,清内务府照例派官员前来主持祭祀。《丫髻山玉皇阁碑记》中,康熙皇帝亲笔所写:“每岁孟夏,四方之民会此祈祷者,骈肩叠迹,不可胜计。”可见当时庙会之盛。

庙会时,山上进香,山下表演。民间花会表演有开路、五虎棍、中幡、大鼓、高跷等,还有各种民间善会和香会。丫髻山现存碑刻中,还有15座为各种善会所立。俗语说:“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丫髻山的碑绝大部分都是过去庙会祭祀时所立,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数也数不清,现存的只有清初至民国年间的几十座。

202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丫髻山庙会入选。

十五、北京密云区十大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密云区十大民俗文化:

  1. 密云烙画
  2. 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 
  3. 蔡家洼五音大鼓 
  4. 上金山狮舞
  5. 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
  6. 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
  7. 密云霸王鞭
  8. 冶仙塔的传说
  9. 黍谷山的传说
  10. 密云蝴蝶会

1、密云烙画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烙画古称“火笔画”、“火针刺绣”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长期以来,民间艺人巧妙地在木质家具、折扇、木质摆件和木质工艺品上烙出山水、动物及花鸟鱼虫等图案,因而使烙画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2、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太师屯镇东田各庄村的“九曲黄河阵灯俗”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俗称九曲黄河阵灯会、灯场子,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山西移民将灯场子带入东田各庄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九曲黄河阵的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之方位,以富贵不断头传统图案九曲而成。阵内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和中宫共九宫,象征中华九州。人们从入口进,顺利的通过连环阵,再从出口返回,就意味着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

九曲黄河阵灯俗的显著特点是灯阵、花会、戏曲三位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村中与九曲黄河阵灯会相伴而生的花会—德缘善会远近闻名。而作为灯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余河北梆子剧团始建于光绪年间,百余年来久演不衰。入夜,阵上华灯齐放,火红一片。一阵鞭炮声过后,阵上灯竹一齐点燃,十几档花会由五面中幡前引,狮子、轧鼓、高跷、十不闲、吵子、音乐等依序而入,边走边演,大约两个小时后走出1500米的灯阵。阵内旗幡招展,锣鼓喧天,阵外人流如潮,欢声一片。当花会表演结束后,大戏随即开锣,一直唱到午夜,广大观众全天沉浸在欢乐之中。

九曲黄河阵灯俗作为东田各庄村的一大盛事,集民间扎制工艺和游艺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寓民众智慧于“九曲黄河阵”,是当地村民元宵节期间重要的文化活动,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九曲黄河阵灯会作为村中十几档花会以及河北梆子表演的载体,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活跃了地方的文化事业。

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蔡家洼五音大鼓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五音大鼓是一人持鼓、板站立击节,说唱相间进行表演,另有四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打琴(扬琴)和瓦琴进行伴奏的曲艺表演形式。

五音大鼓约在清代乾隆年间出现。它是多种曲艺鼓书和鼓曲表演形式,在为清朝的陪都承德行宫提供娱乐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产物。最初在宫内称为“清音会”,后来传入民间。传到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五亩地自然村的一支被完整保存了下来,直至今天,已流传100多年。蔡家洼村五亩地自然村位于密云县巨各庄镇镇域西部,西北距县政府驻地4.8公里,东距镇政府驻地约5公里,是个幽静的山村。现存五音大鼓的说唱组合是齐殿章、齐殿明、贾云明、陈振泉、李茂生五位老艺人。

五音大鼓的音乐曲调有:奉调、四平调、柳子板、慢口梅花、二性板。五音大鼓的书目、曲目内容丰富,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五位老艺人的说唱与伴奏配合默契、天衣无缝。

五音大鼓说唱鼓书和演唱鼓曲同时存在于一个曲种之中,形式十分独特。它对于研究华北乃至东北地区曲艺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演变关系;对研究清代宫廷与民间艺术的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它的伴奏乐器之一的瓦琴,为鼓书或鼓曲类曲艺形式所仅见。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加上五位老艺人年事已高和演奏技巧难度较大、后人继承困难等原因,造成五音大鼓的传承危机。为了使这一珍贵的民间曲艺形式不至失传,密云县文化委员会组织力量进行抢救、保护,并制定了保护规划。

2006年11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上金山狮舞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上金山狮舞始于清同治末年,兴于光绪年间,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上金山舞狮的狮头鼻梁上有“王”字,无毛、无崽,青黄两只,既像狮又像虎,故被村中百姓称为“虎头太师狮”。两只狮子的盔头上各镶有二十八个蜗牛,代表二十八宿;每个狮头上有十二个铃铛表示十二生肖或十二月份组成,清脆嘹亮的铜铃响声各不相同,象征天人合一的盛世浩天气氛。狮皮不同于民间普通的舞狮,为青黄二色细棉布配白布缝合而成,面上缝合南牛毛鳞片若干,使得狮子的外型更贴近于自然。狮舞的伴奏乐器为两个特制的铜瓮筒。

上金山狮舞的组织载体是“承缘善会”,狮舞表演时最前面打着“承缘善会”的 。接着是“回避肃静”四个大字组成四面方旗,警示不祥气氛让路通行。跟着是挂有青黄二色绘有狮子图案的四方旗,以示四面八方。两个特制铜瓮筒,吹起来声音惊天震地,圆形瓮筒代表天圆地方。在铜瓮筒的伴奏中,狮子开始表演。狮头上的十二个铜铃声与铜瓮筒的吼声合为一体,刚柔相济、和谐美妙。两头青黄狮子演艺套路别具一格,各领- 。最主要的舞蹈动作有:四大套、跳三步、敬神拜庙、三鞠躬,演员各具绝活,如:单作轮、套峪、轧滚、上高桌、过板凳等。现已挖掘整理出五大套共67个舞蹈动作。

上金山狮舞充分体现出表演方面的艺术价值、道具上具有的审美价值、内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民群众娱乐生活的价值。

上金山狮舞历经百年兴衰传承至今,由于舞蹈动作难度大,学习困难;狮子盔头制作工序精细、复杂,给传承、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密云县正组织力量对上金山狮舞进行挖掘、整理,并制定了保护传承规划,努力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够得到传承、发展。

2007年6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西邵渠村金钟总督老会已创立500多年,是一支仍保留着古老传统、演艺形式多样的花会。共有7档会,依次是:大筛、五虎棍、仙家老会、奉秧歌、奉秧福、雷音、响器,按规定需要148名演职人员。各档会都有不同的乐器、道具,不同的表演形式。主要会档有:响音大鼓共有12面大鼓、2个钹、2个铛子,81套打法,打出来气势磅礴,夜深人静时声音能传遍方圆20里。1949年,曾被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五虎棍为武打项目,有长棍、短棍,双节棍、三节棍,节奏变化快、热闹火爆,深受观众欢迎。

奉秧福当地又称“什不闲”,其最大特点是触景生情、即兴表演,它的词曲内容丰富,多数有警示和教化作用。演唱形式有对嘴14个、单边一百多首,全部是独唱。

仙家老会也称高跷会,共有14种队形变化,主要动作有:蹲跷、单背、劈叉等。表演时边唱、边打。唱腔独特,有流水板、垛板、和大板,曲调悠扬,歌曲最多时达180首。最为独特的是蝴蝶精的翻锣打法。

金钟总督老会,之所以能传承至今,还在于它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金钟总督老会历史久远,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响音大鼓、高跷会、“什不闲”等会档都有独特的表演技法,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密云县目前正进行挖掘整理和抢救工作,并已制定规划对其进行保护。

2007年6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瞎掰”是一种可折叠的木制生活用品,打开可以当板凳坐,睡觉可以当枕头用,上面雕刻的图案可供欣赏。“瞎掰”又名鲁班枕,传说它是2600年前鲁班发明的。

“瞎掰”制作技艺精细复杂,制作难度大,一个“瞎掰”是用一块整板制作而成的,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锯、刨光、磨、钻、凿、抠、上漆、打蜡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瞎掰”的制作原理,基本上是靠“以缺补缺的方法,”它的巧妙智慧与创造性也正在于此。一锯下去,两个面应相互藴合,天衣无缝,或是一凿下去,一举两得。既是卯又是榫,看似其一,关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关连。

“瞎掰”制作技艺的基本特征:一是抽象与具象结合。与诸多具象的传统木制手工艺品不同,“瞎掰”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细细品味仍可感到它的形象化特征。“瞎掰”在掰开时,其形似一个人的两手,十指穿插,一张一合,活动自如;“瞎掰”的立卧、动静又形似一憨态可掬的四肢幼小动物,饶有趣味。二是阴阳、动静互补。“瞎掰”如同世间自然万物一样,是一个阴阳共存的统一体,它静、动结合,静为阴,动为阳;卯为阴,榫为阳;张为阴,合为阳;折叠起来,又恰似阴阳合壁。

“瞎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因其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没有规范的图纸和文字资料,再加上实物遗存稀少,掌握此项技艺的人员寥寥无几,此项制作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为此,密云县决定采取措施对这项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007年6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密云霸王鞭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霸王鞭”是一种传统民间歌舞形式,在密云地区已有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已知传承脉络主要有两条:一是古北口镇杨庄子村,相传该村的“霸王鞭”是由清朝驻扎在此的军营中传出的;二是东邵渠镇西邵渠村,是200年前由创立于明朝的“金钟总督老会”中“什不闲”会档传承的。

密云“霸王鞭”的基本动作是:以串上铜钱和彩绸的竹竿为道具,表演者人数不限,每人用手抓住竹竿中间,分别击打“上三路(手、臂、肩、背)”、“中三路(腰围前、后、左、右)”、“下三路(腿、脚、地)”或双人对打等。其独到之处为:“跑跳腰扭鞭缠身,敲甩抡打不见人,上下翻飞钱作响,兴致高涨耍随心”。因舞蹈中贯穿着“玩儿、耍、逗”的情趣与竞技成分,使其更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霸王鞭”在密云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表演风格。古北口镇杨庄子村“霸王鞭”有十二节固定套路,早期由驻扎在此的军营士兵和村中男子进行表演,步伐矫健有力,动作棱角分明,突显阳刚之美。解放后,增加了女子表演,步伐与动作流畅柔美了许多。东邵渠镇西邵渠村“什不闲”会档中的“霸王鞭”则保留了边唱边舞、间唱间舞的特点。其主要风格特色为“跑跳贯始终、鞭耍紧缠身”。

“霸王鞭”是植根于密云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功能,适合群体性参与,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和谐,再有就是道具简单及不受场地限制,易于推广普及,是密云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

1982年以来,密云县文化馆对“霸王鞭”做了大量传承与保护工作。组织全县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进行普及推广,还在全县范围内每年组织大型“霸王鞭”培训、比赛、展览和展演。目前,有近三百支“霸王鞭”队伍,活跃在城乡大地。在继承传统“霸王鞭”基础上发展编排的《京妞儿闹鞭》还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在河南洛阳举行的“国际旅游文化节”展演,得到中外游客的热情赞誉。

2014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8、冶仙塔的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密云历史悠久,据传说和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以前,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编创了好多传说故事,世代相传保存下来。

密云自古有两条大河,即潮河和白河,尤以白河流域广大,经常发洪水,两岸百姓深受其害。因此,朴素的劳动人民就希望有一个能降服这经常泛滥的洪魔。于是就产生了这冶仙塔的故事传说。

密云县城东北面的山上有座砖塔叫“冶仙塔”。塔尖上有盏灯,一到晚上,红光闪耀,很远就能看到。外出的游子一踏进县界便可望见其耸拔的塔身,产生“到家了”的感觉。“冶塔仙灯”是古密云八景之一。

冶仙塔的传说,记述的是“仙人纪晓塘大战鲇鱼姥姥”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叫鲇鱼姥姥的鲇鱼精,经常在密云的两大主要河流——潮河、白河上兴风作浪,冲毁两岸良田。仙人纪晓塘与鲇鱼精斗智斗法,终于将鲇鱼精压在了冶仙塔下,为民除了害。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除恶扬善的美好愿望,文字价值高。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除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冶仙塔的地理位置独特,海拔335米,处在人口集中的密云县城的后山上,顺理成章地成为密云县的标志。外出的游子一踏进县界便可望见其耸拔的塔身,产生“到家了”的感觉,给浪迹天涯漂泊四方的密云人吃了“定心丸”。对密云人热爱家乡产生过巨大影响。

2007年6月被密云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密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9、黍谷山的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黍谷山位于密云城南7.5公里处,又名黍谷先春,是密云外八景之一。黍谷山景色优美,古迹寺庙遗址众多,还留下了很多故事传说。

黍谷山地区的文化形式在密云地区是比较早的,这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所以这里的传说传承年代非常久远。最早当属战国时期齐国大阴阳家邹衍吹律大战黑风怪,吹律唤春天,教黎民识五谷的传说;其后有汉代张堪打败匈奴,开垦稻田八千顷的传说;唐代有盖苏文练飞刀刺杀唐王李世民的传说;有大诗人陈子昂临黍谷命名望怀顶的传说;辽代有肖太后建华林天柱行宫的记载;金代有建设西岩寺和风抬顶的传说;明代则留有大量的诗歌和虎溪桥火里栽莲的传说;清代则建有一善解千愁的一善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本和和尚和古银杏枯木逢春的传说;解放以后又有相声大师侯宝林畅游黍谷山的传说等。历史脉络清晰,人文积淀丰厚,这是我县其它的旅游景区所不能比拟的。

黍谷山的许多传说中的历史因素,都与历史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联系,如邹衍大战黑风怪的传说就印证了燕昭王筑黄金台拜齐国的阴阳家邹衍为师这一史实,张堪打败匈奴在渔阳郡开垦稻田八千顷的传说,为这一带的丰饶提供了历史依据。而盖苏文练飞刀的传说和当地村名来历的传说连在一起,证明了唐王李世民确实到过这一地区。

黍谷山是佛道合一共占一山的宗教圣地,在黍谷山的传说中既有不杀生的《火里栽莲》和不越佛界的《虎溪桥》,也有一个善解千愁的一善祠和风抬顶的传说等,这对弘扬佛道文化,宣传宗教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2007年6月被密云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密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0、密云蝴蝶会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蝴蝶会”是以蝴蝶为形象特征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因其通常随走会队伍进行表演,也被视为一个会档。流行于北京密云县卸甲山、康各庄、尖岩、古北口河西、八家庄等地。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据传说,“蝴蝶会”起源于元朝初年,就已知材料证明在密云已流传二百多年。密云“蝴蝶会”与国内其它地区以蝴蝶为形象特征的表演形式不同,它采取成人与儿童叠加上肩的表演形式,拓展了表演的空间,增加了表演的观赏性。其基本形式是:选择强壮的青壮年作腿子演员,选学龄前儿童3名、4名、5名、7名或12名5—9岁的小男孩儿扮成蝴蝶形象,由腿子演员肩托蝴蝶演员作模仿蝴蝶飞舞及儿童戏蝶的各种动作。

“蝴蝶会”的表演展示内容包括造型、服饰、道具、动作四个部分:造型为装扮成蝴蝶的儿童演员站在腿子演员肩上表演;服饰分雌性蝴蝶、雄性蝴蝶、腿子和替肩、乐队四种;道具有扇子、花束或假蝴蝶;动作包括持道具方法、基本步伐、基础动作、技巧动作四个方面。

“蝴蝶会”以成人(腿子)与儿童(蝴蝶)的相互配合为表演主体、以区域民俗、民间信仰和花会传统为依托,融舞蹈、杂技、音乐、服饰等多种艺术成分为一体,同时运用一定技巧和丰富队形变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北京地区独一无二、密云地区民众独创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密云地域性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

“蝴蝶会”由于社会的、历史的、自身的原因,面临着生存危机。密云县文化委员会正组织力量进行抢救、保护,并制定了五年保护规划。

2006年11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十六、北京延庆区民俗文化

好 品 牌 网(hpphn.com)为大家推荐北京延庆区民俗文化:

  1. 八达岭长城传说 
  2. 延红布艺
  3. 延庆旱船

1、八达岭长城传说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八达岭长城传说是北京地区传统民间传说之一,它植根于民间,方言特点突出,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巧妙结合起来,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和传奇色彩,是中国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6月7日,八达岭长城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地区建筑历史最久远的长城,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及交通要道。八达岭长城2300多年的建筑史,就是八达岭长城传说的发展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县文化馆就开始对八达岭长城地区的民间传说进行搜集整理。据统计,全县共挖掘整理八达岭长城传说160余篇,这些作品集中刊发在《延庆民间故事传说》、《妫川民间故事传说》、《长城脚下的传说》、《烽火长城》、《长城脚下的故事》、《八达岭史话》、《中国长城故事集》等书籍内,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地方特色。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记录八达岭地区农村变迁的《帮水峪》、《里炮》、《石佛寺》等书籍先后出版,丰富了八达岭地区传说的内容。

2、延红布艺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延红布艺,布艺指布上的艺术,以布为原料,经过艺术加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延红经过不断学习研究,技艺不断提升,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及相关衍生品。将原来不便携带的大幅作品改良可装入礼盒的摆件、挂件、各种女式包及服装配饰,让传统的布艺从平面到立体,从传统变成时尚。

3、延庆旱船

「总结」北京市16区十大民俗文化,北京市各辖区民俗文化推荐

延庆的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古老的民间花会成为了传承历史的重要纽带。根据明朝嘉靖《隆庆志》的记载,延庆地区的花会活动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到了清朝见诸于史书的记载则更加详细。旱船,即是本地区最有特色的民间花会形式。“延庆旱船”植根于地方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因为道具造型独特,表演套路丰富,音乐伴奏喜庆热烈,长期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旱船是延庆历史上最引人注目,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民间舞蹈品种。延庆旱船融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道具造型独特,作为道具的延庆旱船,在清代就已经很精致了,不仅用料考究,而且做工十分精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船顶、船柱、船座。延庆旱船的表演风格欢快热烈,延庆旱船表演套路多,据老艺人们说,他们的表演有四个特点:一快、二稳、三漂、四转。其中,以稳最为重要,即稳中求快求漂,在稳中旋转,在旋转中较量稳的功夫。音乐伴奏是旱船表演的半台戏,旱船的吹打乐伴奏非常热烈。延庆旱船的吹奏乐器有唢呐、笙两种;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大钹、大镲、小铙等,演奏时以唢呐和大鼓为主。大鼓作为乐队的指挥;唢呐作为乐曲的领奏。延庆旱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数百年传承不息,而且在传承中不断得到更新、发展和提高,是由于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决定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民风民俗、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绘画、民间工艺、以及建筑和宗教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